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论述摘编》分10个专题,共计292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至2024年9月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致辞、书信、指示、批示等14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以下内容摘选自
《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
与大家共同学习
专题二
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拥有健康的人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人民健康水平低下,如果群众患病得不到救助,如果疾病控制不力、传染病流行,不仅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会受到重大影响,而且社会会付出沉重代价。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8月19日)
人民健康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政治问题。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必须把握好一些重大问题。
《正确把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问题》(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1页
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是管总的。新形势下,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是: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正确把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问题》(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1页
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要同一定时期人民健康需求相适应,针对一定时期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提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目的是加快建设卫生防病体系,预防和消除传染病,迅速改善人民体质。在一九九六年召开的卫生工作大会上,我们提出了“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这些方针在不同时期为推动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正确把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问题》(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2-503页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邓小平同志强调,卫生部门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江泽民同志指出:“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胡锦涛同志提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政府投入要重点用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
《正确把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问题》(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2-503页
来源:摘选自《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