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论述摘编》分10个专题,共计292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至2024年9月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致辞、书信、指示、批示等14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以下内容摘选自
《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
与大家共同学习
专题三
把保障人民康健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要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充分发挥年纪较轻的老年人作用,推动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有更多作为。
在河北承德考察时的讲话(2021年8月23日、24日),《人民日报》2021年8月26日
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树立勇担使命、潜心研究、创造价值的激励导向,营造有利于原创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创新生态,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各展其能、各尽其才。
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2022年4月19日),《人民日报》2022年4月20日
乡亲们吃穿不愁后,最关心的就是医药问题。要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保障好广大农民群众基本医疗。
在四川考察时的讲话(2022年6月8日),《人民日报》2022年6月10日
要加强社区服务,提升服务功能。老人和小孩是社区最常住的居民,“一老一幼”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强养老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事关千千万万家庭幸福安康。社区要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促进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
在辽宁考察时的讲话(2022年8月16日、17日),《人民日报》2022年8月19日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年10月16日),《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第34页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公办养老机构和普惠型养老服务,特别要强化对特困、低保、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兜底保障。要适当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朋友过一个欢乐、健康、祥和的春节。
二〇二三年春节前夕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23年1月18日),《人民日报》2023年1月19日
要全面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健康预期寿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和心理健康工作。
《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5月5日)
中国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将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进国际残疾人事业交流与合作,不断增进人类健康福祉。
致康复国际百年庆典的贺信(2023年5月21日),《人民日报》2023年5月22日
来源:摘选自《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