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维伟 北京专家 主任医师 中共党员 北医三院延安分院院长助理 儿科主任
专业:新生儿及儿童保健。
擅长:新生儿及早产儿疾病诊治及危重症抢救,高危儿新生儿及婴儿生长发育随诊,婴儿颅形异常的诊治,普通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近期青海省某中学2名学生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先后去世。该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流脑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应对?
01.流脑的病原是什么?人们是如何感染的?
流脑病原体为脑膜炎奈瑟菌,也称脑膜炎球菌,为革兰染色阴性、肾形的双球菌。该病为乙类传染病,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原菌在体外生活能力极弱,通过物品间接传播机会极少,但同寝、哺乳和接吻等密切接触对2岁以下婴幼儿的传播有重要意义。人群普遍易感,6月龄至2岁时发病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
02.流脑的临床表现有什么?
通常情况下,流脑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有低热、咽痛、咳嗽及鼻塞等症状。流脑引起的发热往往更为急剧,体温迅速升高达40℃左右,并且这种高热状态持续时间较长。多数患者可出现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瘀斑通常出现在身体暴露部位,如躯干、四肢等,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流脑患者常出现剧烈头痛,往往伴有喷射性呕吐。患者烦躁不安,可出现脑膜刺激征。
重症患者瘀点瘀斑迅速增多、扩大,可出现皮肤坏死,出现谵妄、神志障碍及抽搐。少数患者为循环衰竭,休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救治,常于24小时内死亡。
03.流脑如何治疗?
疑似和确诊患者需要按照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患者卧床休息,保证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和使用退热药物。流脑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足量应用敏感且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和三代头孢菌素类)。同时给予患者降颅压治疗,抗休克治疗,预防并发症。开展中医治疗,流脑核心病机为疫邪化火动风扰神,祛邪解毒、息风止痉醒神为基本治法,临床可按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复期论治。
04.流脑如何预防?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例如,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每天开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特别是在幼儿园、学校、工地等人群聚居区域要保持空气流通;每晚刷牙一般不少于3分钟,刷牙后用温生理盐水漱口等。在流脑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
接种脑膜炎奈瑟菌疫苗是控制和预防流脑传播的措施。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规定适龄儿童在6月、9月龄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3岁、6岁加强接种A+C流脑多糖疫苗,均可免费接种。如未接种流脑疫苗或未完成规定剂次,可前往当地预防接种门诊,由医务人员根据补种者的年龄进行补种。除常规接种疫苗外,出现流脑病例后,病例的接触者及其周围人群应接种相应血清群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