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教育 / 健康科普 / 正文

【健康科普】如何让伤口快速愈合

来源:王建华(创伤中心) 发布时间:2024-09-20 09:19 浏览次数:

在日常生活中,受伤情况时有发生。那么,如何让伤口快速愈合呢?

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

01.清洁

受伤时,首先用生理盐水或流动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医用棉签或干净纱布清除可能残留的异物,确保伤口无异物残留。若有轻微流血情况,可用纱布或干净毛巾对伤口进行局部压迫,快速止血。

02.处理

清洁止血完成后,及时涂抹杀菌消炎类药物,预防伤口感染,快速杀菌、持久抗菌,促使伤口愈合。

03.保护

对伤口进行包扎防护很有必要,可避免二次伤害或感染。对于一些较小、浅表的伤口,可用创可贴,较深、面积较大或特殊伤口可选择医用纱布包扎。

伤口处理的误区

生活中的意外受伤难以避免,如骑车摔伤、下厨烫伤、拆快递划破手等。但人们在处理伤口时常常存在一些误区。

01.随意贴创可贴

创可贴是家庭常备急救用品,使用方便,导致很多人一受轻伤就贴创可贴。然而,并非所有伤口都适合贴创可贴,例如生活中常见的烧烫伤就不可以使用创可贴进行包扎。

02.将伤口晾着透气,等结痂就是快好了

很多人认为将伤口暴露于空气中,任其自然结痂脱落就能愈合。对于一些细微、浅显的伤口或许可行,但对于开水烫伤、玻璃划伤、中度擦伤等伤口,暴露在外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和感染风险,结痂后可能有脓液,伤口恢复较慢。

03.坚决不让伤口碰水

有人认为自来水不干净,伤口碰水会更严重。实际上,自来水中的细菌含量一般不至于引起伤口感染。伤口感染通常出现在受伤后 3 - 4 天,并非因碰水导致。

04.大量涂抹碘伏

碘伏是常见消毒用品,受伤时很多人会涂抹碘伏消毒,甚至大量、高频率使用。但碘伏对皮肤和黏膜有一定刺激性,长期或频繁使用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影响伤口愈合。

05.不吃任何“发物”

民间将牛肉、羊肉、海鲜、鸡蛋等高蛋白食品称为“发物”,认为吃发物会加重伤口病情、影响愈合。伤口愈合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实际上,充足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伤口恢复,牛羊肉、海鲜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对伤口恢复有益。

小伤小痛虽常见,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才是减少伤口感染、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