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教育 / 健康科普 / 正文

【运动医学科普知识】什么是肩袖损伤?

来源:刘博旭(运动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4-12-02 10:03 浏览次数:

肩袖损伤是肩部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对肩部功能和日常生活产生显著影响。了解肩袖损伤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早期发现、正确治疗和有效预防。

一、什么是肩袖损伤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像袖子一样包裹着肩关节。肩袖损伤指的是这些肌腱因各种原因发生的损伤,包括创伤、退变、血供不足等。

二、症状表现

1.肩部疼痛

疼痛通常位于肩关节的前外侧,多为肩部的慢性钝痛,在肩部活动时疼痛加剧,尤其是在做外展、上举等动作时。可向上臂放射,夜间疼痛往往较为明显。

2.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无力,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会受到明显限制,如外展、前屈、后伸等动作的幅度减小。

3.肌肉无力

肩袖损伤后,患者会感觉肩部力量减弱,难以完成一些需要肩部用力的动作,如提重物、举高物品等。

4.肩部弹响或摩擦感

在活动肩部时可能会感觉到异常的声音或摩擦。

三、发病原因

1.创伤

如肩部受到直接暴力撞击,或运动中突然的过度外展、外旋等动作,可能导致肩袖肌腱撕裂。

2.慢性劳损

长期过度使用肩部,如从事需要反复抬举上肢的工作或运动。

3.退变

随着年龄增长,肩袖组织逐渐退变,质地变脆,容易受损。

4.血供因素

肩袖组织的血液供应相对较差,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硬化等因素会进一步影响其血供,使肩袖组织更易受损。

四、诊断方法

1.临床检查

医生通过体格检查,评估肩部的活动范围、疼痛部位、肌肉力量等。

2.影像学检查

- X 光:可排除骨折等其他疾病。

- 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肩袖损伤的重要方法,能清晰显示肌腱的损伤情况。

五、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 休息与制动:让肩部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加重损伤,必要时可用三角巾或肩部支具悬吊固定,为损伤修复创造稳定环境。

- 物理治疗:冰敷与热敷:减轻疼痛肿胀,促进血液循环与组织修复。电疗: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干扰电疗等,缓解疼痛,改善肌肉功能;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的温热和机械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再生。

-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炎症和疼痛,但需注意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外用药物:外用药可直接作用于肩部,缓解疼痛,副作用相对较小。

- 中医治疗:通过针刺穴位或按摩肩部及相关经络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等作用。

中药内服与外用:内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或外用中药膏药、洗剂等,促进损伤修复。

- 康复训练:

早期:进行简单的肩部被动活动,如在健侧肢体辅助下,做前屈、后伸、外展等动作,活动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宜,防止关节粘连。

中期:逐渐增加主动活动训练,如爬墙练习、钟摆运动等,增强肩部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后期:进行抗阻训练,如使用弹力带做肩部外展、内收、前屈等方向的抗阻练习,进一步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2.手术治疗

- 适应症:损伤严重、保守治疗无效、出现肩袖撕裂等情况。

- 手术方式:包括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肩峰成形术、反肩置换术等。

六、预防措施

1.做好热身

在进行肩部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前,充分热身。

2.加强肩部肌肉锻炼

增强肩部肌肉力量,提高稳定性。

3.保持正确姿势

避免长时间保持肩部不良姿势。

4.注意运动强度

避免过度运动和肩部的突然剧烈运动。

总之,肩袖损伤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并通过预防措施减少其发生的风险。如果肩部出现持续疼痛和活动受限,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恰当的治疗和康复建议。

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运动医学科秉承“大医精诚,仁爱创新”的院训精神,遵循“运动,让生活更健康、医学,让运动更安全”的服务理念,努力打造有温度的科室,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竭诚为更多的肩痛患者以最小的创伤,解除病痛恢复健康,尽早回归原有的生活状态,为您的关节健康保驾护航!

咨询电话:0911--218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