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中国”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人们对健康美与形体美愈发重视,中医减肥也越来越流行。那么,中医到底是通过哪些原理达到减肥目的呢?
一、调理脾胃,运化脂质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失调时,易致气虚不化、水湿滞留,进而引发肥胖。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强健脾胃功能,推动脾胃运化,促进气血生成,以达到消脂降浊的目的。
二、阴阳调和,促进代谢
阴阳平衡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肥胖与阴阳失衡相关联,阳虚会使新陈代谢减缓,痰湿内生;阴虚则易生内热,耗损体内津液。通过调节阴阳,可加速脂肪分解代谢,抑制其形成与堆积。
三、祛湿化痰,消除水肿
部分肥胖者伴有水肿,与水湿停滞有关。中医采用中药或针灸,健脾益气,达到利水渗湿的目的,例如运用茯苓、泽泻等药物,或针灸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排除多余水分,减轻体重。“肥人多痰”,肥胖者体内痰湿与脾胃失运、气血不畅相关。运用陈皮、半夏等药物,针刺丰隆穴,可理气、燥湿、化痰,削减体内痰湿。
四、润肠通便,清肠排毒
便秘易致肠道毒素累积,影响健康。中医运用药物与非药物手段促进胃肠蠕动,畅通肠道。虚性便秘采用党参、黄芪等补气药,实性便秘使用番泻叶、大黄等泻药,针刺或按揉足三里刺激胃肠蠕动,改善肠道功能,促进排便,减少体内毒素。
五、心理调适,助力减脂
情绪波动对减肥也会有影响。中医秉持“心身一体”理念,借助柴胡、郁金等药物,针刺太冲、期门等穴位疏肝解郁,舒缓压力,改善情绪,辅助减肥。
六、运动养生,减脂健体
适度运动可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助力减肥。中医倡导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能够调节五脏六腑功能,推动周身气血运行,助力患者减脂。
总之,中医减肥原理多元,不单着眼于体重下降,更注重脾胃健运与气血畅行,通过综合调理,达到健康减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