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虽然美好,但是敏感肌问题高发季节,气候多变,花粉增多等因素易引发皮肤泛红、干痒甚至过敏等问题。别担心,跟着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皮肤科医生一起了解春季护肤核心要点,帮你科学应对这个让人“爱恨交杂”的春天。
敏感性皮肤是一种处于亚健康的皮肤状态,是指皮肤对外界多种因素呈现高敏感反应而出现的主观感觉异常。
一、敏感性皮肤有哪些症状?
1.瘙痒、灼热、刺痛,对外界刺激物耐受性降低,潮红;
2.对普通化妆品不能耐受;
3.受热、日光照射、空气污染等时易出现红斑、丘疹;
4.毛细血管扩张。
二、为什么会造成敏感性皮肤?
1.季节更换,天气忽冷忽热,气温变化大,皮脂腺分泌受影响,从而引发皮肤的干燥、缺水、敏感性增加等问题。
2.紫外线强度较冬季增强,光线的照射导致皮肤反应性增高,持续长时间照射时出现皮肤耐受性下降。
3.来自外界的刺激污染问题,如风沙、粉尘增加,霉菌、螨虫等在春季滋生,皮肤接受外界刺激的几率增加,更容易出现过敏皮肤屏障受损。
4.皮肤角质层较薄,不注重修复或频繁去角质,引起泛红、瘙痒、干燥等皮肤问题。
三、敏感性皮肤如何护理?
1.清洁:急性期遵医生指导方案或只用清水/生理盐水兑水洗脸,避免皂基洁面,选择APG或氨基酸类洁面(如椰油酰甘氨酸钾)。减少清洁次数和力度,尽量不用洗脸海绵、洗脸刷、洁面仪。清水洗脸时,水温保持在20-25℃,一天不超过两次,减少洗脸巾摩擦。避开含酒精、香精的卸妆产品(如酒精湿巾)。
2.保湿、修复:选择功能性皮肤学护肤品保湿,修复皮脂膜、角质层,重建皮肤屏障功能。护肤品使用种类视皮肤耐受情况逐渐添加,忌频繁更换护肤品。暂停刷酸、去角质、清洁面膜(角质层薄时容易受损)。护肤步骤简化,叠加不超过两种(避免成分打架)。
3.防晒:尽量避免含苯酮类及樟脑衍生物成分,另外需要含有抗氧化剂的成分。防晒SPF和PA值要能满足实际需要,不必每次在涂抹防晒产品前进行清洁。冬季、室内、阴天也需要使用防晒产品,外出戴防晒口罩+帽子,避免花粉直接接触。
四、敏感性皮肤的治疗及注意事项
治疗原则:促进皮肤屏障修复、降低神经血管高反应性,控制皮肤炎症。
1.急性期:缓解主观症状,抗炎抗过敏,降低血管反应性,温和保湿。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用冷藏的生理盐水湿敷5分钟(不要用冰块,温差过大刺激血管);暂停化妆,3-5天内只做基础保湿+防晒,避免彩妆残留加重负担。
2.修复期: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加快皮肤新陈代谢,改善皮肤微循环,加速皮肤再生和修复,增加皮肤抗刺激能力,加快皮脂生成,改善皮炎后的皮肤干燥脱屑问题。
3.护理期:恢复皮肤屏障功能、改善皮肤微循环、保湿补水、调节皮脂生成,增强皮肤对外界的抵抗能力,有效阻断过敏源自由基引起的连锁反应。开窗通风选上午10点前(花粉较少),衣物选择避免羊毛、粗针织(摩擦皮肤),减少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补充Omega-3(亚麻籽油、深海鱼)。
皮肤科医生温馨提醒
每次更换新产品前,需在耳后/手腕内侧测试48小时,避免全脸过敏。如果皮肤持续红肿、渗出液、发热,可能是接触性皮炎,应及时就医。
敏感肌在春天需要“低调养护”,稳住屏障就能减少翻车概率。如果已经过敏,切记勿通过网络渠道寻求帮助,精简护肤+医生指导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