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热映的《魔童闹海》电影中,哪吒标志性的“魔童面容”——上翘的嘴唇、微张的嘴巴、后缩的下颌,不仅是动画的艺术表达,更与现实中的“腺样体面容”惊人相似。这种面容背后,可能隐藏着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腺样体肥大。今天,我们结合最新诊疗指南,揭开这一疾病的真相,帮助家长守护孩子的健康。
01当“魔童面容”照进现实
电影中哪吒的“噘嘴”“长脸”“小下巴”等特征,正是医学上的“腺样体面容”典型表现:
-唇厚、唇外翻、开唇漏齿
-牙齿排列不齐、拥挤,上下牙弓不匹配
-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
-下颌下垂后缩,形成“小下巴”
-不同程度的小鼻、长脸
这些畸形的根源在于—腺样体肥大,导致鼻咽部通气不畅、长期口呼吸,从而影响儿童牙颌面的发育。最终形成腺样体面容。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伴随终身,甚至引发全身健康问题!
02腺样体肥大AH:小腺体,大危害
什么是腺样体?
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的淋巴组织,形似半个剥皮橘子,表面不平、有5~6条纵行沟隙,又称咽扁桃体、增殖体。
正常腺样体解剖位置
肥大的腺样体完全堵塞后鼻孔
腺样体属于人体外周免疫器官,是咽部淋巴环的一部分,具有体液和细胞免疫作用。正常情况下,腺样体在婴幼儿时期开始增生,轻度增生不会产生症状,并且无睡眠监测或其他检查异常,不会影响健康,称为生理性AH,无需治疗。
然而,由于腺样体位置特殊,易受外来各种病原体、变应原及自身炎症的反复刺激,导致腺样体过度增生,进而引起相关症状及检查异常情况,称为病理性AH。病理性AH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感染、过敏、免疫、反流等因素密切相关。以上因素导致腺样体中的淋巴组织和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增生、肥大是病理性AH的病理基础。炎症、肥大、分泌物滞留可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病理性AH。
因腺样体的位置与耳、鼻、咽喉毗邻,腺样体纵向连接鼻腔和口咽部,侧方有咽鼓管开口,如发生病理性肥大,会影响耳、鼻、咽喉、呼吸功能,加重或引起鼻窦炎、中耳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等多个合并症。
03腺样体肥大,会有什么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肥大的腺样体压迫后鼻孔和咽鼓管咽口,鼻咽部分泌物下流刺激咽、喉和下呼吸道,故主要表现为睡觉时打鼾、呼吸音重、张口呼吸、鼻塞,并可有耳闷耳鸣、闭塞性鼻音、咽部不适、清嗓、反复咳嗽等各种耳鼻咽喉或下呼吸道症状。
2)全身症状:AH可引起脑部缺氧、营养发育障碍和反射性神经症状,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多动抽动、焦虑抑郁、睡觉不安稳、睡眠多梦易醒、遗尿、生长发育缓慢、影响身高等。因呼吸不畅,肺扩张不好,可出现胸闷不安、形成胸廓畸形(如鸡胸或扁平胸)。少数由于慢性鼻阻塞,长期缺氧而出现肺心病,甚至急性心衰。
3)体征:如前所述的腺样体面容。
腺样体面容
正常面容哪吒与腺样体面容哪吒
专业诊断“三板斧”
1.鼻咽内镜:诊断金标准,直接观察腺样体阻塞程度(≥51%即确诊)。
2. 影像学检查:
-X线鼻咽侧位片:A/N比值≥0.71为病理性肥大。
-MRI扫描:无辐射,精准定位阻塞。
3. 睡眠监测:检测OAHI指数(>1次/小时即OSA),评估缺氧程度。
鼻内镜下肥大的腺样体
04破除“魔咒”:科学治疗指南
根据《儿童腺样体肥大诊疗共识》,治疗需分阶梯、个性化:
1. 保守治疗(首选)
-鼻用糖皮质激素:能缩小腺样体,降低腺样体/后鼻孔比值(A/C),改善鼻塞症状。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与鼻用糖皮质激素连用科改善腺样体肥大的症状,疗程建议小于3个月。
-抗组胺药物:合并过敏性鼻炎时可使用。
-免疫调节剂:增强免疫力,减少反复感染。
-鼻腔护理: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分泌物吸引,缓解鼻塞。
2. 手术治疗
满足以下任意一项,可进行手术治疗:
(1)初始发病,经保守治疗1~3个月症状无明显改善。
(2)症状较重,有明显的打鼾、睡眠憋气等阻塞症状,或者张口呼吸导致出现腺样体面容、牙颌面畸形。
(3)鼻咽内镜检查腺样体阻塞后鼻孔≥51%,或鼻咽X线侧位片A/N≥0.71。
(4)睡眠监测有异常。
(5)AH伴反复发作的鼻炎、鼻窦炎、中耳炎等,保守治疗无效者。对于AH症状明显且伴有并发症的患儿建议早做手术。
手术方式: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具有出血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轻、术野暴露好、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等优点。
电影中的哪吒最终逆天改命,而现实中的“腺样体面容”更需要家长的科学干预。早发现、早治疗,别让腺样体肥大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天劫咒”!若孩子出现“魔童面容”特征,请及时就诊,守护每一张天真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