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教育 / 健康科普 / 正文

人芽囊原虫:肠道里的“隐形租客”

来源:焦振秦(检验科) 发布时间:2025-07-21 10:00 浏览次数:

“大夫,我拉肚子好几天了,取的标本像水一样,可以测出来什么吗?”   “放心,有差异的标本我们都会人工镜下复检的。”    随着仪器检测结束,红细胞、白细胞的数值都异常,潜血却是阴性,镜下复检后却并未发现红细胞,到是有不少与白细胞大小近似的细胞,有的是空泡,有的周围存在颗粒,转动细准焦螺旋竟然还有折光性。 结合患者腹泻的病史怀疑是寄生虫感染。那么是何种寄生虫呢?综合镜下形态最有可能是人芽囊原虫。“湿片”无法确定,那就瑞氏染色后再看。

油镜下观察,发现虫体中有一大透亮空泡,空泡和细胞膜之间有间隙,染成深紫色的细胞核被挤至边缘,呈块状、月牙状。确认为人芽囊原虫。

一、什么是人芽囊原虫?   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是一种单细胞寄生虫,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多种动物的肠道中。过去曾被认为是一种无害的酵母菌,现被归类为原生生物。其形态多样,常见类型包括空泡型、颗粒型、阿米巴型和包囊型,其中包囊型是主要的传播形态。   二、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1. 粪-口传播:通过摄入被包囊污染的水或食物(如生蔬菜、未洗净的水果)感染;

2. 接触传播:接触受污染的土壤、动物粪便后未彻底洗手;

3. 人际传播: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三、有什么症状吗?   多数感染者无症状(尤其免疫功能正常者),但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腹泻(最常见,水样或黏液便)、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疲劳、体重减轻等,症状严重程度与宿主免疫力、肠道菌群状态及虫株毒力相关。

四、哪些人群容易感染?   1.免疫力低下者;

2.儿童、老年人;

3.旅行者(前往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4.与动物密切接触者(如兽医、农场工人)。

五、如何确诊体内有人芽囊原虫?   目前诊断人芽囊原虫感染的方法主要有病原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其中病原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的结果不够稳定。因包囊排出存在间歇性,可能需要多次采样。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为人芽囊原虫病的诊断提供了灵敏、特异、稳定的检测方法,且同时可鉴定人芽囊原虫基因亚型,为人芽囊原虫流行病学、基因型与疾病模式之间潜在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六、如何避免“病从口入”   1. 饮食卫生:避免生饮生食,水果蔬菜彻底清洗,肉类煮熟;

2. 安全用水:旅行时饮用瓶装水或煮沸水;

3. 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接触动物后消毒;

4. 环境卫生:妥善处理粪便,防止水源污染。   七、常见误区   1.“检出即需治疗。”

→ 事实:无症状且免疫正常者可能为携带状态,不一定要用药。

2.“只通过人际传播。”

→ 事实:动物宿主(如禽类、猪)也是重要传染源。   人芽囊原虫感染多为自限性,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关键。若出现持续腹泻等症状,建议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暴露史,以便精准诊断。

我院检验科是延安市级医学检验重点实验室,一直以来特别重视形态学和寄生虫的检测能力提升,科室先后多次选派骨干人员前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进修学习,日常扎实开展各类教学工作,全方位提升科室检验能力。全体人员秉承“团结、高效、诚实、守信”的理念,不断更新、优化检测技术和检验项目,提高检测水平及检测能力,加强生物安全,增强服务意识,持续推进操作流程精细化、标准化,为疾病诊断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检验服务,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