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23日为“世界干燥日”,瑞典眼科医生舍格伦教授首次将一种以口眼干燥、腮腺肿大等症状为特征的疾病命名为干燥综合征。
据估测我国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患病率为0.29%-0.77%,老年人患病率为2%-4.8%,在女性中更为多见。干燥综合征像一位沉默的访客,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却常常因症状“普通”而被延误诊断。
01.什么是干燥综合征?
首先,干燥综合征跟人们说的“干燥”不是一回事儿,“一到秋冬季就眼干、口干、皮肤干”,这叫“干燥”,跟天气、温度、湿度的变化有关,只要做好日常保湿工作,改变环境就可以缓解。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淋巴细胞增殖和进行性外分泌腺体损伤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是你靠喝水、眼药水、加湿器都解决不了的“干”,主要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典型症状包括眼干、无泪、口干和猖獗性龋齿。此外,它还可能损害其他器官系统,导致各种对应的症状。该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自身免疫病合并存在。患者的血液中通常存在抗SSA、抗SSB和抗α胞衬蛋白抗体等自身抗体。
02.当身体出现哪些信号时,我们应提高警惕?
主要是口干和眼干。
口干
部分有口干的患者还可表现为需要配合汤水吞咽较干的食物、味觉的改变、口腔烧灼感、夜间需要频繁喝水等。
眼干
可表现为感觉眼内磨砂感、球结膜血管扩张等,严重可导致角膜穿孔甚至失明。
除此之外,该病还可累及其他多个器官而出现复杂的临床表现,可能表现腮腺肿大,猖獗齿、皮肤干燥等,甚至出现关节痛、关节炎、肌痛、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病、血小板减少、肾小管酸中毒等危及生命。
03.干燥综合征如何治疗?
停止吸烟、饮酒,保持口腔清洁,勤漱口,减少龋齿和口腔继发感染的可能。针对局部的口干、眼干症状主要以局部对症治疗为主,如口干患者,若腺体受损较轻可考虑通过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眼干可使用人工泪液等对症治疗。
临床上如果出现多系统或脏器受累等需要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进行治疗。
04.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用眼卫生:防止感染,避免过度用眼,户外时可佩戴防护镜,以防强光和风沙刺激。
2.口腔卫生:要定期清洁牙齿和口腔。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适当进行体育运动等。
4.合理饮食:饮食清淡,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蔬菜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豆类、肝脏、蛋类等。
5.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愉悦的心情,要自我调节情绪,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世界干燥日”提醒我们关注这种以“干燥”起病、却可能累及全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若出现持续不缓解的口干、眼干,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让我们共同努力,增进对疾病的了解,关爱每一位干燥综合征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