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教育 / 健康科普 / 正文

打羽毛球后肌肉疼痛怎么办?

来源:刘 琪 王建华(创伤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15 09:17 浏览次数:

打羽毛球作为一项兼具趣味性与锻炼价值的运动,深受大众喜爱,能提升身体协调性与心肺功能。但不少人运动后常遭遇肌肉疼痛问题,了解疼痛成因并掌握应对方法,有助于更好地享受运动乐趣。

一、打羽毛球后肌肉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1.乳酸堆积:

运动中肌肉需持续供能,当氧气供应不足时,肌肉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打羽毛球时,频繁的快速移动、挥拍击球等动作,会让腿部、手臂等肌肉短时间内生成大量乳酸。乳酸堆积刺激神经末梢,便会引发酸痛感。这种疼痛通常在运动后即刻或短时间内出现,特点是肌肉酸胀乏力,一般1-2天可随乳酸代谢自行缓解。

2.肌肉拉伤:

打羽毛球中的大力扣杀、急速变向、突然启动等动作,可能使肌肉被过度牵拉。若拉伸程度超过肌肉承受极限,就会造成肌肉纤维损伤,引发拉伤。拉伤后疼痛剧烈,受伤部位会迅速出现肿胀、淤血,活动时疼痛明显加剧。例如救远角球时的突然扭转动作,易导致腰腹或腿部肌肉拉伤。

3.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

这是运动后12-72小时出现的疼痛,在许久未运动或突然增加强度后尤为常见。主要因运动强度、方式突变,导致肌肉纤维出现细微损伤。身体启动修复机制时,炎症因子释放会引发酸痛,表现为肌肉僵硬、压痛明显,活动时疼痛加重,通常持续2-3天,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活动。

二、缓解肌肉疼痛的方法有哪些?

1.拉伸放松

运动后需针对性拉伸手臂、肩部、腰腹、腿部等重点部位肌肉。比如手臂拉伸:伸直手臂,用另一只手轻拉向身体,感受肌肉伸展,保持30-60秒,每侧重复2-3次;腿部拉伸可采用弓步压腿、侧压腿等动作。拉伸能放松紧张的肌肉纤维,减少粘连,加速恢复。

2.适当按摩

可以自我按摩或请他人帮忙按摩。自我按摩时,用手掌轻轻揉搓疼痛的肌肉,从肌肉的起点向终点方向进行,力度适中,以能感受到肌肉微微酸胀为宜。也可以使用泡沫轴,将疼痛部位放在泡沫轴上,缓慢滚动,每次滚动2-3分钟,重点在疼痛明显处稍作停留。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乳酸代谢和肌肉修复。

3.冷敷与热敷

- 冷敷适用于急性损伤初期:肌肉拉伤后48-72小时内,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2-3小时一次。冷敷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炎症反应。

- 热敷适用于延迟性酸痛或损伤后期:对运动后1-2天出现的延迟性酸痛,或拉伤48-72小时后,可用40-50℃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热敷能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肌肉修复。

4.补充营养

运动后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鱼肉、瘦肉),为肌肉修复提供原料;摄入富含维生素C(橙子、猕猴桃)和维生素E(坚果、植物油)的食物,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炎症反应,加速恢复。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帮助身体代谢废物。

三、预防打羽毛球后肌肉疼痛的措施有哪些?

1. 充分热身激活身体

运动前进行10-15分钟热身,通过慢跑、关节环绕(手腕、脚踝、肩、髋)、动态拉伸等动作,让身体微微出汗,提升肌肉温度和柔韧性,降低损伤风险。

2. 循序渐进提升强度

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应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逐步增加击球力度、移动速度和运动时长。例如初次运动控制在30分钟内,后续每周根据身体适应情况适当延长,给肌肉足够的适应时间。

3. 掌握正确运动技巧

学习规范的握拍姿势、击球动作和脚步移动方法,击球时借助身体重心转移发力,而非单纯依赖手臂力量,减少肌肉不必要的负担,从源头降低拉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