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教育 / 健康科普 / 正文

守护呼吸的最后防线:揭秘重症救治“终极武器”——VV-ECMO

来源:白 涛(重症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5-08-28 11:26 浏览次数:

当肺部遭遇“毁灭性打击”,当呼吸衰竭命悬一线,现代医学有一道强大的“生命防线”——VV-ECMO(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它被誉为ICU里的终极武器,为无数危重患者点燃了生的希望。

一、什么是VV-ECMO?

ECMO(体外膜肺氧合)是一项顶尖的持续体外生命支持技术。VV-ECMO是其核心分支,专为肺部功能严重受损、急需呼吸支持的患者设计。它如同一个临时的“人工肺”,能部分或完全替代患者衰竭的肺功能,让疲惫不堪的肺脏得到宝贵的休息时间,为原发病的治疗争取关键机会。

二、VV-ECMO如何守护生命?

1.建立体外“生命线”:通过特制的导管,将患者静脉中缺氧的“蓝血”(如从股静脉引出)。

2.人工膜肺“焕新”:血液被泵入氧合器,在这里高效清除二氧化碳,注入生命之氧。

3.回归循环“助呼吸”:富含氧气的“鲜血”通过另一根导管(如回输至颈内静脉或另一侧股静脉)重新回到患者体内循环。

整个过程在体外精密运行,为危重患者提供强大的呼吸支持,是救治多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的首选方案。

三、哪些患者需要VV-ECMO?

VV-ECMO是以下疾病引发严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生命支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待肺移植期间的呼吸衰竭、重症支气管哮喘、大面积肺栓塞、大气道阻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四、VV-ECMO置管:建立生命通道

建立这条生命通道主要有两种方式:

单腔置管(双管):最常见,如“股静脉引血-颈内静脉回血”或“股静脉引血-股静脉回血”。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精心选择插管位置,确保引流通畅并减少血液“再循环”。

双腔置管(单管):一根导管集成引血和回血功能(常置于右侧颈内静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虽然技术要求更高,需影像引导精准定位,但其再循环率更低。医生会全面评估风险与获益后选择。

五、何时能撤下ECMO?生命的重启

当患者肺部原发病好转,肺功能逐渐恢复,VV-ECMO的使命便接近尾声。撤机需要严格评估:

-肺部改善:影像学显示好转,机械通气参数降低(吸氧浓度<50%,气道压力达标)。

-血气达标:自身氧合能力恢复,二氧化碳清除良好,内环境稳定。

-平稳撤机流程:医生会逐步降低ECMO血流支持,先停止膜肺供气,密切监测患者自身心肺功能状态。此时需精细调整抗凝,确保安全过渡。

六、VV-ECMO:为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作为现代重症医学皇冠上的明珠,VV-ECMO代表了医院在救治最危重呼吸衰竭患者领域的顶尖实力。它并非直接治愈疾病,而是为患者衰竭的肺按下“暂停键”,为医生治疗原发病、为肺脏自我修复争取到至关重要的时间窗口。

我们深知每一次ECMO上机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我院重症医学科已成熟开展VV-ECMO技术,组建了经验丰富的多学科ECMO团队,24小时待命,为呼吸衰竭患者提供最强有力的生命支持,竭尽全力守护这道生命的最后防线。

重症医学科科室简介

我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19年4月1日,是“陕西省体外生命支持专业联盟”成员单位,延安市重症超声培训基地,CCUSG成员单位,陕西省脓毒症联盟成员单位,陕西省机械通气联盟成员单位。2020延安市优质护理先进集体。依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优质资源着重发展四个亚专科:体外膜肺氧合(ECMO)、重症康复、呼吸治疗和血液净化(重症人工肝)等亚专业,经过5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的学科优势。

科室遵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喘证)、急性肾损伤(癃闭)和脓毒症休克(热入营血证)三个优势病种,采用以经方辨证为主,重用扶正驱邪方剂,配合针灸推拿、耳穴等中医适宜技术,联合膏方、改良八段锦、俯卧位火龙灸和温中元气袋等方法,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医结合重症诊治方案。对于院内耐药菌感染:突出三黄制剂的使用;按感染部位不同进行辨病施治;重视扶正理念:对于正虚邪恋证,患者处于慢性消耗状态,加用扶正透脓药物,例如当归补血汤、阳和汤和膏方等;针对ICU相关精神障碍(谵妄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采用复合治疗,联合音乐疗法(五音)、香疗(五香)尽早解除约束、增加家庭陪伴、恢复昼夜节律、进行光线管理。

科室在大力开展西医新技术的同时,努力将中医适宜技术用于西医难以控制的并发症,同时将ICU业务范围向前和向后延伸,完善急危重症全程化管理,助力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