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心脑血管疾病,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却很少有人知道,这类疾病背后还有一个“隐形杀手”——组织缺氧。心脑血管就像身体里的“交通网络”,一旦血管狭窄、堵塞,氧气和营养就无法顺利输送到器官组织,进而引发脑梗、心梗等严重问题。
在药物、手术这些传统治疗之外,有一种“物理疗法”正成为心脑血管健康的“新卫士”——它就是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HBOT)。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高压氧的“护心脑秘诀”。
一、什么是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是指患者在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ATA)的环境下(高压氧舱内),吸入纯的或氧分压超过100Kpa高浓度的,具有特殊治疗作用氧气的治疗方法。其核心原理在于通过增加环境压力,使氧气大量物理溶解于血浆中,从而大幅提升血氧含量,增加氧气的弥散距离,实现对缺血缺氧组织的氧供。
二、为什么高压氧能护心脑?
高压氧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不是靠 “单一技能”,而是一套 “组合拳”,从多个维度改善心脑环境。
01
大幅提升血氧含量,克服血流障碍:在高压环境下,血浆物理溶解氧量可达到常压下的15-20倍,动脉血氧分压可达常压下的14-17倍。这意味着即使血流因血管狭窄或堵塞而减少,溶解在血浆中的氧气也足以满足组织的代谢需求,为缺血组织提供“生命线”。
02
促进血管新生,建立侧支循环:HBOT是强有力的生理性刺激,能促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加速新生血管的形成,建立侧支循环,从长远角度改善组织血液供应。
03
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HBOT可引起脑血管收缩,减少脑血流量。然而,由于血氧含量急剧升高,脑组织的氧供不仅未减少,反而大幅增加。血管收缩效应可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为大脑恢复创造有利环境。
04
抗炎、抗氧化与保护血脑屏障:HBOT能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白细胞对缺血区域的浸润,减轻再灌注损伤。同时,它还能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稳定血脑屏障,提供全面的神经保护。
三、高压氧治疗适用哪些心脑问题?
1. 缺血性脑血管病
·急性脑梗死:如果错过了溶栓时间窗(发病 4.5 小时内),或不适合溶栓,高压氧能快速改善梗死区域的缺氧,减轻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症状,降低致残率;
·脑出血恢复期:血肿吸收后,大脑周围还有一片“缺血半暗带”(没坏死但缺氧的组织),高压氧能给这片区域“补氧”,促进肢体、认知功能恢复;
·血管性痴呆:长期脑供血不足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变慢,高压氧能改善脑代谢,帮大脑“找回记忆”;
·反复头痛、眩晕:如果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高压氧能缓解血管痉挛,让头痛、头晕少发作。
2.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心绞痛:尤其是 “顽固性心绞痛”,高压氧能改善心肌缺氧,减轻胸痛症状;
·心肌梗死恢复期:辅助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减少心衰风险;
·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后,大脑会因缺氧留下后遗症(如昏迷、意识障碍),高压氧能减轻脑损伤,帮助患者清醒。
四、做高压氧疼吗?安全吗?
很多人一听到 “高压力”“纯氧”,就会担心 “会不会疼”“有没有危险”,“会不会氧中毒”其实这些顾虑大多没必要,常规的高压氧治疗压力是高于一个大气压(2ATA),是机体可耐受的压力,也没有必要担心氧中毒,因为氧中毒是发生在一定压力下,连续吸纯氧超过两个小时以上才会发生氧中毒。而一个完整的高压氧治疗,通常包括3个阶段:
1. 加压:加压时间为20分钟,舱内压力缓慢升至治疗压力(通常为2.0ATA)。
2. 稳压吸氧:吸氧时间为60分钟,患者通过面罩吸入纯氧每20分钟休息5分钟。
3. 减压:减压时间为20分钟,压力缓慢降至常压,治疗结束。
温馨提示
有两类人不适合做高压氧,患者在治疗检查前必须告知医生:装了 “心脏起搏器” 的人(高压环境可能影响起搏器工作);有 “气胸”(肺部漏气)、严重肺气肿的人(高压可能加重病情)。另外,如果你在吃“抗凝药”、有出血倾向,或有乙肝、HIV 等传染病,也要提前告诉医生,方便调整治疗方案。
心脑血管健康,离不开“氧气充足”。高压氧就像一个“移动的氧气加油站”,用科学的方式给心脑“补氧”,帮助患者远离疾病困扰。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高压氧治疗,守护好自己的“心脑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