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随着天气转凉,恼人的腹泻也悄然而至,尤其脾胃虚弱者更易频频“中招”。稍不注意,肚子便隐隐作痛,甚至频频跑厕所,整个人都蔫了,这恼人的秋季腹泻,究竟是何原因?
一、中医如何看待秋季腹泻?
中医认为,秋季腹泻频发,关键在于脾胃功能失调,多与外感寒邪、内伤湿滞有关。常见病因病机分为以下几种:
1.寒邪入侵:秋天气候转凉,人体易感寒邪,寒邪客于脾胃,导致运化失常;
2.湿邪困脾:夏秋之交湿气仍重,湿邪困阻脾阳,清浊不分而下泄;
3.脾胃虚弱:夏季过食生冷,损伤脾胃阳气,至秋季更易发病;
4.饮食不节:秋季进补过早或过食油腻,加重脾胃负担。
二、中医疗法
1.中药贴敷:将温脾健胃的中药,敷于神阙、天枢、中脘等穴位,通过皮肤吸收治疗疾病,避免口服药对胃肠的刺激;
2.艾灸疗法:可选取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位进行温和灸,可温经散寒、健脾和胃;
3.推拿按摩:通过特定手法按摩腹部和相关穴位,调理脾胃功能。
三、治未病科特色疗法——腹部铺灸
将艾绒、生姜等中药铺于腹部,涵盖中脘、天枢、大横、神阙、关元、气海等治疗腹泻的关键穴位,通过艾热温和渗透,激发经络之气,温经散寒、健脾和胃、利水渗湿,从而调理脾胃功能。
四、腹泻预防调护小贴士
1.饮食调理:
山药粥——山药健脾益胃,适合脾虚腹泻;生姜红糖水——温中散寒,适合寒湿型腹泻;避免生冷、油腻、辛辣食物;
2.注意保暖:秋季昼夜温差大,需适时增添衣物,特别要保暖腹部;
3.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4.讲究卫生:勤洗手,不吃未煮熟的食物,注意餐具消毒
5.足浴疗法:用艾叶、生姜各30克煮水泡脚,水温40℃左右,每晚15-20分钟,温经散寒。
温馨提示
如果腹泻严重,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 腹泻持续3天以上不缓解;
· 伴有高热、严重脱水症状;
· 大便带血或脓液;
· 婴幼儿、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腹泻。
咨询电话:0911-2184592(周一至周天全天可预约)
地址: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门诊楼一楼治未病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