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教育 / 健康科普 / 正文

儿科健康科普:警惕“甜蜜的陷阱”

来源:屈 晖(儿 科) 发布时间:2025-09-11 10:40 浏览次数:

天气渐凉,香甜的柿子、红润的山楂、清脆的冬枣纷纷上市,这些虽是营养佳品,但却可能成为老人、孩子们健康的“隐形杀手”。它们富含的鞣酸(又称单宁酸)和果胶,在特定条件下极易在胃内形成坚硬的团块——“植物性胃结石”。

01.为什么这些水果会形成胃石?

鞣酸:尤其在未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极高。它与胃液中的蛋白质相结合,会生成一种不溶于水的沉淀物——鞣酸蛋白。

果胶: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将食物残渣、植物纤维粘合在一起。

鞣酸蛋白就像“水泥”,而果胶和纤维就像“砂石”,在胃的蠕动下不断翻滚、挤压,最终像滚雪球一样形成质地坚硬的胃结石。

02.哪些情况风险较高?

①空腹食用:空腹时胃酸浓度高,与鞣酸的反应更剧烈,形成结石的速度更快。

②一次性过量食用:大量摄入意味着短时间内有大量的鞣酸和果胶进入胃中,大大增加了形成结石的风险。

③与高蛋白食物同食:如海鲜、肉类、牛奶等,其中的蛋白质会与鞣酸大量结合,加速沉淀生成。

④消化功能较弱者:儿童、老年人及胃肠动力差的人群,胃排空能力弱,食物滞留胃内时间更长,更易中招。

03.胃结石会带来什么后果?

初期可能仅感上腹饱胀、疼痛、恶心。若结石未能及时排出,则可能导致胃溃疡、胃出血、甚至穿孔,如果较小的结石排入肠道后,可能卡在狭窄处,引发肠梗阻,出现呕吐、腹痛等,需紧急处理。

美味虽好,但健康更重要。请家长们科学喂养,让孩子远离“胃石”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