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中医认为,秋季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易出现“秋燥”现象。而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在季节转换时最需精心呵护。今天,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消化内科(脾胃病科)特别为您奉上秋季脾胃饮食养生全攻略,助您吃出健康,安然度秋。
秋季脾胃特点
秋季天气干燥,易伤津液,常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症状。同时,夏季贪凉遗留的湿气未除,易形成湿热困脾的局面,导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不适。因此,秋季饮食当遵循“滋阴润燥、健脾和胃”的原则。
养生食谱
【早餐系列】
1.南瓜小米桂圆粥
食材:小米100g、南瓜200g、桂圆肉15g、红枣5枚
做法:南瓜去皮切块,与淘洗干净的小米、桂圆、红枣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熬煮30分钟至粥稠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补中益气
2.山药薏米芡实糊
食材:山药粉30g、薏米粉20g、芡实粉10g、冰糖适量
做法:将所有粉末混合,加温水调成糊状,再用沸水冲调,搅拌均匀 功效:健脾祛湿,补肺益肾
【午餐系列】
1.茯苓白术炖鸡汤
食材:老母鸡半只、茯苓15g、白术10g、山药20g、枸杞5g
做法:鸡肉焯水后与药材同入砂锅,加水慢炖2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健脾益气,利水渗湿
2.莲藕排骨汤
食材:排骨500g、莲藕2节、生姜5片、花生50g
做法:排骨焯水后与切块的莲藕、花生、姜片同煮,文火慢炖1.5小时
功效:健脾开胃,滋阴润燥
【晚餐系列】
1.香菇青菜小米饭
食材:小米100g、大米50g、鲜香菇5朵、青菜100g
做法:米类混合蒸熟,香菇青菜清炒后拌入饭中
功效:和胃安神,易消化
2.白扁豆炖猪肚
食材:猪肚1个、白扁豆50g、陈皮1片、生姜5片
做法:猪肚处理干净后切条,与扁豆、陈皮、姜片同炖2小时
功效:健脾化湿,补虚损
【养生茶饮】
1.参枣茶
食材:太子参10g、红枣5枚、陈皮1片
做法:所有材料加水煎煮20分钟,代茶饮用
功效:益气健脾,开胃消食
2.蜂蜜姜枣茶
食材:生姜3片、红枣6枚、蜂蜜适量
做法:姜枣煮水15分钟,待水温降至60℃以下加入蜂蜜
功效:温中散寒,润燥通便
饮食禁忌要记牢
1.忌过食生冷:冰箱取出的食物应回温后食用;
2.少食辛辣:辣椒、花椒等辛燥之物易伤阴液;
3.避免油腻:煎炸食品加重脾胃负担;
4.节制甜食:过甜食物易生湿困脾;
5.慎食海鲜:寒性较重,秋季应适量食用。
用餐养生小贴士
1.早餐宜暖:清晨7-9时是胃经当令,温热的早餐最能养护胃气;
2.细嚼慢咽:每口饭菜咀嚼20次以上,减轻脾胃负担;
3.七分饱为宜:特别是晚餐,过量饮食最伤脾胃;
4.饭后慢步:用餐后休息片刻,慢行百步有助于消化;
5.保持心情愉悦:“忧思伤脾”,良好的情绪有助于脾胃功能。
秋季是调养脾胃的黄金时期,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不仅能改善胃肠道功能,还能为冬季储备能量。让我们把握这个养生好时节,用美味滋养身心,以食疗守护健康,尽情享受这个收获季节的美好。
温馨提示:本文提供的食谱适用于一般人群,特殊体质及慢性病患者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