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刚接球时手指被球戳了一下,现在又肿又疼,不会有事吧?”
“你这情况我之前也遇到过,一开始没当回事,结果疼了半个月,后来才知道是韧带拉伤。打篮球戳手指太常见了,但处理不当很容易留后遗症,赶紧去医院看看吧。” 在篮球运动中,手指被篮球戳伤是高发的运动损伤。这类损伤看似轻微,但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关节不稳、疼痛反复等问题,严重影响后续运动表现。因此,掌握其损伤机制、科学处理方法及预防策略,对每一位篮球爱好者而言非常重要。 一、戳伤的常见损伤类型 手指戳伤多发生于手指处于伸直或半伸直状态时,突然受到篮球的横向或纵向冲击力,导致关节及周围组织受损。常见损伤类型可分为以下四类: 1 韧带损伤:手指关节周围的韧带(以拇指、食指侧副韧带最为脆弱)因外力过度牵拉受损,轻度表现为韧带拉伤,重度则会出现韧带撕裂。受伤后,关节会迅速肿胀、按压时疼痛明显,屈伸手指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会感觉关节“松动”。 2 关节囊损伤:包裹关节的关节囊因外力被撕裂,导致关节内出血、肿胀,手指活动时会有明显卡顿感。包裹关节的关节囊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撕裂,会导致关节内出血、积液,进而引发肿胀。患者在活动手指时,会明显感觉到关节卡顿、活动范围受限,按压关节周围会有酸胀感。 3 肌腱损伤:手指的伸肌腱或屈肌腱因突然受力被拉伤,严重时可能出现肌腱断裂。若伸肌腱受损,手指会无法正常伸直,呈现“弯曲畸形”;若屈肌腱受损,则手指难以弯曲,无法完成抓握动作。 4 骨折或脱位:当冲击力极强时,可能导致指骨骨折或关节脱位,属于较严重的损伤类型。此时手指会出现明显畸形(如指骨凸起、关节错位)、剧烈疼痛,且无法活动,触碰或轻微移动时疼痛会急剧加重。 二、戳伤后的紧急处理(RICE原则)
受伤后48小时内是处理的关键期,需遵循RICE原则,最大限度减轻损伤程度、缓解症状: 01 Rest(休息):立即停止篮球运动及其他手部活动,避免受伤手指受力。若继续活动,可能导致受损组织进一步撕裂,延长恢复时间。休息时可将患肢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如手臂搭在胸前),利用重力促进血液回流,辅助减轻肿胀。 02 Ice(冰敷):受伤后48小时内,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薄布避免冻伤)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2-3小时一次。冰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03 Compression(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轻轻缠绕受伤手指,施加适当压力,有助于限制肿胀。包扎时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若出现手指发紫、发麻,需及时松开绷带)。 04 Elevation(抬高):休息或睡觉时,可在手臂下方垫枕头,使受伤手指持续高于心脏水平,进一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尤其在受伤后前24小时,需尽量保持患肢抬高姿势。 三、后续治疗与康复 紧急处理后,需根据损伤严重程度开展后续治疗与康复训练,避免留下后遗症: 01 及时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提示损伤可能较为严重,需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手指出现明显畸形、关节错位,或完全无法活动;
·肿胀、疼痛剧烈,且冰敷后无缓解,甚至持续加重;
·受伤3-5天后,手指仍有明显压痛、活动受限,或出现麻木、感觉异常。
医生通常会通过X线检查判断是否存在骨折或脱位,必要时可能进行CT或超声检查,明确韧带、肌腱损伤程度。若确诊骨折或脱位,需进行手法复位后用夹板或石膏固定。 02 分阶段康复锻炼
急性期后(48小时后):肿胀减轻后,可进行轻度的手指活动,如缓慢屈伸手指,促进血液循环和关节功能恢复,但避免用力掰动或负重。
恢复期:根据损伤程度,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锻炼,如握力训练(用握力球)、手指灵活性训练(捡豆子)等,增强手指肌肉和韧带力量,恢复关节稳定性。
药物辅助:若疼痛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能缓解疼痛,减轻炎症,但不宜长期服用。 四、科学预防措施 运动前热身 01 打球前充分活动手指关节,做手指屈伸、环绕等动作,让关节和韧带预热,增强柔韧性。 掌握正确接球姿势 02 接球时避免手指直接正面硬顶篮球,可稍屈手指,用手掌缓冲力量;抢球或传球时,注意保护手指,避免过度伸展。 佩戴防护装备 03 对于经常受伤或关节较弱的手指,可佩戴指套或护指,增加关节稳定性,减少损伤风险。 加强手指力量训练 04 平时可通过握力器、弹力带等工具锻炼手指肌肉,增强关节周围组织的支撑力。 篮球手指戳伤虽常见,但只要掌握科学的紧急处理方法、规范的康复流程,并做好提前预防,就能减少损伤带来的影响,降低后遗症风险。受伤后切勿盲目“忍痛坚持”,及时处理、合理康复,才能让手指更快恢复“战斗力”,重新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