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春夏养阳,夏令三伏,机体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之时,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对各类冬春季容易好发疾病未病先防的有利时机。
此时通过中药外治穴位贴敷、针推按摩、中药内服、中药熏蒸、中药药浴、饮食药膳等疗法,可以扶助正气,增加抗病能力,治疗在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辨证施治,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一、穴位贴敷
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它起源于“天人合一”的医学理论,是根据《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三伏气温高、阳气盛的有利时机,在特定的穴位上贴敷中药,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冬季或受凉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得到治疗,以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一般选择每年初、中、末伏第一天各贴敷治疗1次,成人每次贴敷4-6小时,1岁以下婴幼儿贴半个小时左右,1岁以上儿童贴1-2小时;也可在初伏至末伏期间选择任意时间贴敷,每次贴敷间隔7-10日,共3次为一个疗程。
二、穴位贴敷的适应症
1.慢性反复发作性肺系疾病,如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慢性咳嗽、肺间质疾病、肺功能不全,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咽部感觉异常等表现阳虚寒甚者;
2.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疼痛、四肢麻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肩周炎、面瘫、腰肌劳损、骨性关节炎、脊柱退行性病变等表现阳虚寒甚者;
3.小儿体虚、经常感冒咳嗽、小儿哮喘、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疳积)、遗尿、慢性泄泻等;
4.慢性寒胃病、慢性腹泻、夜尿频多等;
5.其它如素体阳虚、喜暖怕凉、遇冬怕冷的人群;秋冬发作或秋冬加重的皮肤病,如冻疮、寒冷性多形红斑、慢性荨麻疹;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
三、贴敷时间安排
夏至 初伏10天 中伏 20天 末伏 10天
四、贴敷科室
延安市中医医院门诊一楼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