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精湛医术解顽疾】我院骨科为颈椎术后复发患者实施高难度椎管减压翻修术

来源:杨志军(骨 科) 发布时间:2025-05-06 14:07 浏览次数:

“现在双腿轻松多了,生活又有了盼头!”

近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驻延骨科专家侯国进教授与我院骨科王建伟主任医师的主刀下,为一名颈椎术后症状复发的患者实施颈椎后路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术。术后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改善,标志着我院在复杂脊柱外科领域的诊疗水平实现新突破。

两年顽疾缠身,辗转求医无果

67岁的患者2年前因意外跌入深坑,导致颈部脊髓损伤,在外院接受颈3-6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手术后,虽恢复行走能力,但仍遗留双下肢无力、感觉障碍及大小便功能异常。近半年来,病情持续恶化,出现行走不稳、双手持物笨拙及胸腹部束带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多次求医治疗效果不理想,听闻我院骨科长期有北医三院专家坐诊,遂慕名前来寻求帮助。

明确定位病灶,团队精准施治

患者入院后,侯国进教授与王建伟主任医师团队通过详细查体及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因原手术引发邻椎病,颈6-7节段失稳,左侧黄韧带肥厚,颈6-颈7脊髓及神经根受压严重。经多学科会诊,确诊为“颈椎外伤术后 颈脊髓损伤,颈椎不稳(C6-7),颈6-7椎管狭窄 黄韧带肥厚”,需要通过二次手术解除神经压迫。

在完善术前评估与器械准备后,手术由侯国进教授主刀。作为翻修手术,患者手术部位疤痕粘连严重,术中出血多,颈7椎体旋转,置钉难度极高。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精湛技术,主刀团队精准完成颈7-胸1椎板切除、黄韧带切除及椎弓根螺钉置入,同步延长连接棒重建颈椎稳定性,历时2小时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次日,患者胸腹部束带感减轻,双下肢肌张力下降,双手握持能力得到改善。复查影像显示椎管容积扩大,内固定位置理想,患者现已康复出院。

侯国进教授介绍

颈椎翻修手术因解剖结构紊乱、操作空间受限,对术者技术要求极高。术中需在避免脊髓、神经根损伤的前提下,精准完成减压与内固定。此次手术的顺利实施,不仅彰显了我院骨科在脊柱脊髓损伤治疗领域的综合实力,更为复杂颈椎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与康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