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为什么手足外科急诊手术不能“一来就做”?

来源:拓媛媛(手足外科) 发布时间:2025-10-31 16:27 浏览次数:

当手足外科急诊病人被紧急送往医院,需要进行手术时,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医生,能不能赶紧做手术?越快越好!”

这种焦急的心情我们完全理解。在大家的印象里,“急诊”就意味着“争分夺秒”,手术自然是越快开始越好。但您可能也发现了,即使情况再紧急,医生也很少会直接把病人从救护车推进手术室。相反,他们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问询和准备。这短暂的“等待”是为了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背后关乎生命的“安全密码”。

一、这不是“拖延”,而是“冲刺前的必要准备”

请您想象一个场景:一架飞机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迫降,机长会直接一头扎下去吗?不会。他必须与塔台沟通,了解天气、地形,检查飞机状态,设定航线……这一切繁琐的准备,都是为了最后那一下安全着陆。急诊手术也是如此,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修理”过程,而是一场需要多部门精密协作的“生命战役”。手术室就像一个战场,而医生在上战场前,必须知己知彼。

二、手术前,医生们在忙些什么?

这短短的准备时间,是确保患者安全渡过手术难关的黄金时间。主要在进行以下几项至关重要的准备工作:

1.精准诊断,明确“敌人在哪里”。很多外伤看似是体表的伤口,但可能隐藏着更危险的内脏出血、颅脑损伤或骨折。比如,一个车祸伤者,可能同时存在肝脾破裂、血气胸和骨盆骨折。如果只处理了表面伤口而忽略了内出血,后果不堪设想。CT、B超、X光等检查就是医生的“透视眼”,能帮助医生看清身体内部的真实情况,明确手术的具体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从而制定精准的手术方案。

2.全面评估,摸清“我们自己的家底”。手术和麻醉对身体的打击是巨大的。医生必须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能否承受得住。如果患者已经因为失血或感染处于休克状态,血压极低,心跳极快,此时贸然麻醉,心脏可能随时停跳。必须先进行快速补液、输血、升压等抢救,为手术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医生还需要快速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是否对某些药物(尤其是麻醉药和抗生素)过敏。这些信息直接决定了麻醉方式的选择和用药安全,是避免术中出现意外险情的生命线。

3.充分准备,打造“安全的作战环境”。麻醉医生需要评估患者气道、心肺功能,制定详细的麻醉计划,准备好各种麻醉药物和抢救设备。麻醉不是“打一针就睡”,而是全程守护生命的“生命船长”。对于预估会大出血的手术,血库需要时间交叉配血,确保手术时有匹配的血液第一时间输注。同时还需要通知手术室、调配护士、准备特殊手术器械和植入物(如钢板、支架)……这些都需要时间。

三、作为家属,我们可以做什么?

1.保持冷静,充分信任:相信医护团队和您一样,目标都是挽救生命。他们的每一个决策都有专业的考量。

2.准确提供病史:就诊时,请清晰、完整地告知医生患者的过敏史、既往疾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及近期用药情况(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这些信息是医生制定安全诊疗方案的关键依据,准确传递即是对患者生命安全的最大负责。

3.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医生会详细向您说明急诊手术的必要性、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替代方案,过程中若有疑问可随时提出。请在充分了解后尽快签署相关文书,急诊抢救分秒必争,避免因犹豫延误治疗时机。

生命所系,性命相托。急诊手术前的短暂准备,绝非“浪费时间”,而是医护团队为患者筑牢生命安全防线的关键一环。我们深深理解您此刻的焦急与忐忑,但请相信,您眼中的片刻“等待”,是医疗团队在幕后争分夺秒为手术安全筑牢根基。急诊救治,我们追求的从来不止是“速度”,更有“稳妥”与“安全”的双重保障。愿我们同心协力,共护患者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