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肺病科团队成功开展了我院首例肺空洞性占位穿刺活检,并成功确诊,此次穿刺手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我院肺病科穿刺技术再上新台阶。
76岁的患者高老爷子,曾在外院住院时行胸腹部增强CT显示:1.双肺慢支、肺气肿;2.左肺上叶空洞性病变,考虑肺癌可能性大,纵隔多发肿大融合淋巴结,考虑转移,左侧肾上腺区结节,考虑转移,余增强CT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入该院后行气管镜下的活检及灌洗,未找到肿瘤细胞,建议可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但考虑到患者现肿瘤为空洞性病变,纵隔窗实性成分过少,位置靠近后背脊柱旁,有肩胛骨、肋骨的阻挡,加之患者年龄大及上叶活动度大,穿刺难度大,阳性率极低,术中发生大咳血及气胸的概率极大,风险过高,于是建议患者前往外院进一步就诊。
听闻我院肺病科完成多例复杂的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为许多肺病患者明确了病因,于是高老爷子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我院肺病科谢加利主任医师的门诊。肺病科主任谢加利接诊高老爷子时,经过查体和详细问诊发现:高老爷子症见时有咳嗽、咳痰,痰色白,偶有痰中带血,量不多,同时伴有声音嘶哑,胸闷、气短。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余,脑梗死病史8年余,高脂血症病史10年余等多种疾病。
肺病科团队针对高老爷子的情况迅速展开了科室讨论:
“高老爷子瘤体小和其他人的肿瘤不太一样。”
“他的肿瘤中央是空洞,对穿刺的要求非常高。”
“发生术中咳血、气胸及空气栓塞的可能性很大。”
“是的,不仅要精准、快速穿刺至肿瘤边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同时避开肋骨和肩胛骨的阻挡,对穿刺医师的要求很高。”
术前胸部CT
于是,肺病科团队术前请影像科王保奇主任共同阅片,并在谢加利主任的指导下,艾克东副主任采用分步渐进式进针法,在张巧荣副主任医师的配合下,采用俯卧位,让高老爷子环抱双上肢,同时腹部垫高,充分暴露肋间隙和使肩胛骨向外展开,为高老爷子顺利进行了穿刺手术。
穿刺中影像
术后高老爷子复查胸部CT穿刺侧胸腔有少量气胸,无气短不适,无咳血,随后安返肺病科病房。
术后病理确诊为(左上肺组织) 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符合鳞状细胞癌。
科普小知识
肺部空洞是肺部病变坏死液化后经支气管排出并引入空气而形成,最常见的原因依次为肺部肿瘤、肺结核、肺脓肿、军团菌肺炎、真菌及血管炎性病变。因为许多空洞性病变缺乏特征性影像表现,单纯依靠肺部CT很难准确诊断。而痰液及支气管灌洗液等脱落细胞学检查确诊率不高,所以许多肺空洞性病变通过常规检查很难明确诊断,而经皮肺空洞性病变的穿刺活检术可以直接取得病变组织,借助于病理诊断及送检病原学基因检测,可以获得明确诊断。尤其对于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