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1898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一个名叫乌石寨的小村庄。他的父亲叫彭民言,是一个淳朴的农民。彭德怀家境非常贫寒,全家八口人,仅有三间破草屋,几亩薄山地,勤劳节俭勉强维持生计。彭德怀6岁开始读私塾。因为母亡父病,家境更加困难,可以说挣扎在生死线上。为了生存,家人不得不外出讨饭,但是受尽别人歧视后,倔强的彭德怀不再去讨饭,而是每天上山砍柴、下河捉鱼,给地主割草放牛,还到煤窑做童工,挑煤去卖,尽一切办法挣钱来养活一家老小。
18岁那年,彭德怀在湘阴做堤工,因参加堤工要求年关预发工钱的活动,被当局认定为“不安分子”而驱逐出境。1916年3月中旬,他到长沙参加了湘军,六年后因路见不平杀了恶霸,逃离部队入湘军讲武堂。
彭德怀司令员在战斗中看望解放军战士
在十月革命和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彭德怀的思想日趋激进。1926年,他随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在武昌之役中结识了师政治部秘书长、共产党员段德昌,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立刻被共产主义理念所吸引,并于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先后领导了著名的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开辟了湘鄂赣根据地,参加了反“围剿”作战、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逐渐成长为红军的领导人。曾担任红军第五军军长、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八路军副总指挥等职务,并于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因为童年的苦难经历,彭德怀虽官至元帅,却毫无官架子,对部下、对同志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尤其对穷苦人家出身的小孩特别关照。在战场上,战士负伤,他总是牵肠挂肚给予周到安排;行军途中,他把自己的马让给战士骑;过草地时,他忍痛把心爱的骡子杀了,把肉分给大家充饥救急;过荒原时,他把自己的水分给战士喝。由于“视卒如爱子”,彭德怀深得将士们的尊敬和爱戴。
彭德怀始终倡导和恪守党的军队要官兵一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思想。一次军部经理处处长买了一只鸡和半斤牛肉,想给彭德怀改善一下生活。彭德怀知道后,责令经理处处长把鸡和牛肉送给医院的伤病员吃,并且严肃批评了经理处处长,并告诫他,在共产党员的队伍里,不能搞官僚主义和特殊化,下次不要这么干了。否则,我就要处分他。
1931年春,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期间,彭德怀任红一方面军第三军团总指挥。有一次,彭德怀在赶往前线的途中,发现一个小战士在路边睡着了。他跳下马,想唤醒他,想不到睡得懵懵懂懂的小战士居然照着彭德怀的胸口就是一拳。彭德怀被打愣了,但由于军情紧急,他什么也没说,骑上马就走了。
部队排长看见这一幕,大吃一惊:普通战士竟然动手打起总指挥了,怎么得了?于是,赶紧以殴打军团长的罪名,把那个战士五花大绑地推到彭德怀面前,请示如何处置。
小战士这才知道,自己迷迷糊糊之中,居然打了敬爱的彭老总。他惶恐万分,不知要受什么责罚,吓得脸都白了。没想到的是,彭德怀走过去为他松开了绑绳,并亲切地问他为什么睡在路边上。当彭德怀得知这个小战士只有16岁,因为疲劳过度才在路边睡着时,很是心疼,把身上唯一的一块银元掏出来,塞在小战士手里。不久,在广昌保卫战中,这位小战士英勇牺牲,打扫战场时,人们发现,他手里还攥着那块血染的银元。
长征期间,由于蒋介石的重重封锁,红军很快就断粮了。看到那些因饥饿而倒卧在草地上的战士,彭德怀心如刀绞。他命令饲养员,把所有的牲口都杀掉,包括自己的那头黑骡子。饲养员急了,说什么也不肯杀那头黑骡子。彭德怀平静地说道:“你以为我舍得?可现在什么吃的都没有,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彭德怀的命令下达后,饲养员和警卫员谁也下不了狠心,彭德怀只好命令军团部的一名干部去执行。六头牲口被集中在一起,大家都不忍地转过身去。一阵枪响,五头牲口相继倒下,唯有彭德怀的那头黑骡子依旧安静地站着。原来老饲养员紧紧抱着黑骡子的脖子不肯放手。彭德怀走过去,低声说:“人比牲口重要!”然后示意那名干部又开了一枪。大黑骡子慢慢倒下,彭德怀转身走了,他不忍回头。事后,他指示后勤部门,把所有的肉都送给战士和伤员,自己却难受得一块也没吃。
1947年6月,陕北高原的一个中午,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晒得大地又干又热。行军队伍中的彭德怀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个小战士步履沉重、摇摇晃晃。他跳下马来,快步走到小战士身边,亲切地问他是哪个部队的,是不是生病了?并伸出手去摸了摸他的额头。原来这个小战士发高烧了。彭德怀马上吩咐警卫员,把分给他的水拿给战士喝。
在这干热天气的大片荒原上行军,水是最珍贵的物资。把水给别人了,他自己喝什么?当看见警卫员有些不情愿的样子时,彭德怀就再次说,赶紧把水拿过来。警卫员只好把分给彭德怀的那点水递给了小战士。
小战士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精神似乎好了许多。他感激地望着彭德怀,眼眶有些湿润,然后坚强地挣扎起来继续赶路。彭德怀连忙叫住他说:“小同志,来,骑我的马走。”小战士急忙摆手拒绝。“解放军战士要服从命令,你再不骑,我可要下命令了。”彭德怀故意严肃地说,小战士这才勉强同意。一路上,小战士几次恳请要下来走,都被彭德怀拦住了。
一到宿营地,彭德怀就吩咐警卫员,立即把小战士送到卫生所,请医生好好检查检查,千万不能耽误。彭德怀处理完军务之后,又亲自到卫生所询问了小战士的病情。听到卫生所所长说病情不严重,很快就会复原时,他非常高兴,并告诉所长要抓紧治疗。
小战士正在病房里昏睡,朦胧中听到有人喊:小同志,彭老总来看你了。小战士睁开双眼,一下子愣住了。原来昨天把马让给自己骑的,竟然是自己从小就景仰的、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彭德怀。他连忙起身,激动得说不出一句话来,泪水顺着两腮向下淌。
几天以后,小战士病好出院了。他很想在返回部队之前再见彭德怀一面,只可惜彭德怀正在开紧急会议,小战士只好站在彭德怀开会的窑洞前,朝他的背影行了个军礼。
1947年8月,沙家店战役之前,部队已经开始严重缺粮,连一般的粗粮都无法保证供应,条件变得极端困难。但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部队依然坚持向沙家店的敌人攻击,并取得了战役的胜利。战后,彭德怀下令部队迅速吃饭,然后到沙家店以北地域集结。但是,当大家都着急着埋锅做饭的时候,有个营的同志却在唉声叹气,原来他们连一颗粮食都没有了。正在犯难的时候,一个战士背着一袋小米送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彭老总听说你们没粮食了,派我把这些小米送来。”营长问:“彭老总吃什么呢?”战士回答:“彭老总会想办法的。”事后,大家才得知,彭老总把小米送给战士们之后,自己实在找不到粮食,只搞到一些粗糠和压得像钱钱一样扁的黑豆,熬成稀粥,做了顿“钱钱饭”对付了一下。彭德怀指挥战斗两天两夜,把仅有的小米全送给战士,自己吃的却是这样难以下咽的“钱钱饭”,这让战士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西府战役时,彭德怀看见三五九旅一个战士受了重伤还在爬着去赶部队,就问他伤得这么重,为什么不把机枪撂下走?战士说,我活着,枪就不能丢。彭德怀立即安排人员给他洗脸、洗脚、包扎,然后把他送到医院。
即便是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彭德怀依然怀着对年轻后辈的爱心,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引导着年轻人。彭德怀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爱战友、爱士兵、爱孩子、爱人民;他体恤士兵,照顾同志,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他和蔼待人,从不摆官架子,对所有同志都平等相待。
“一个人若只想到自己,那是最可耻的;一个人若只为自己活着,那就不如死掉。”这是他的名言,也是他一生都在实践的座右铭。为了人民的利益,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依然不改初心,直言进谏,即使因此而备受冲击也绝不动摇。他对人民的爱是朴实、厚重、深沉的,也必将受到人民永久的尊敬和怀念。
他生活极度节俭,不但平时自己勤俭节约,也要求身边的同志厉行节约,无论走到哪里,没有人敢摆宴招待。他战场上勇敢无畏、工作上刚正直言,他的一生,经受住了“武死战”的考验,也通过了“文死谏”的测试,是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怀念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来源:选自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红色延安的故事》